| 廣告聯系 | 簡體版 | 手機版 | 微信 | 微博 | 搜索:
歡迎您 游客 | 登錄 | 免費注冊 | 忘記了密碼 |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

首頁

新聞資訊

論壇

溫哥華地產

大溫餐館點評

溫哥華汽車

溫哥華教育

黃頁/二手

旅游
會員區
no avatar
歡迎您 游客
登錄
免費注冊

訪客信息

1觀念已“根深蒂固” 中國產能過剩無解(圖)

  主頁 加國移民政策 加國移民百科 溫哥華招聘 互助俱樂部 活動 論壇 夢尋北美  
1觀念已“根深蒂固” 中國產能過剩無解(圖)
QR Code
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,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... 圖標,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,謝謝!
美國歐洲關切中國產能過剩問題,人口專家易富賢指出根源是獨生子女政策,因獨生子女的家長擔心養老,於是減少消費、存錢養老,內需不足且儲蓄率過高而加劇了產能過剩。

美國之音(VOA)14日刊登中國人口問題專家、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高級研究員易富賢的評論。

易富賢指出,最近美國財長葉倫(Janet Yellen)訪問中國時一再提及,中國的“產能過剩”正影響美國工人和企業。


針對中國“產能過剩”的根源,葉倫認為是中國政府的產業補貼。北京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秦暉認為是“低人權優勢”,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姚洋認為是中國“過高的儲蓄率”。

易富賢認為,其實歸根究底是因為中國的內需不足。2018至2022年中國的最終消費占國內生產毛額(GDP)的比重平均只有54.7%,遠低於美國的82.4%,也低於歐盟的73.5%,就連文化和制度與中國類似的越南也有65.5%。

若以居民消費占GDP比例來看,中國38.2%的比例也低於美國68.1%、越南56%及歐盟52.2%。

以汽車為例,2023年中國生產3016萬輛,國內外共銷售3009萬輛,其中出口522萬輛。如果中國居民消費占GDP的比例能從38.2%提高到50%至60%的國際水准,那麼國內市場就足以消化產量,不存在產能過剩。

易富賢進一步指出,中國獨生子女政策是產能過剩的根源。



他解釋,願意為孩子花錢是父母的生物學本能,因此0至14歲兒童占總人口的比例與居民消費呈正相關。但中國獨生子女政策,導致0至14歲兒童占比從1982年的33%降到2023年的13%。


而1982年15至64歲勞動力占比為62%,2004年至2023年再提高到72%至75%,高於國際社會的64%至66%。

中國人口結構變動可看出,由於家庭規模縮小減少了家庭剛需,加上勞動力額外過剩,中國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例自1982年的62%降至當前的43%。

易富賢表示,獨生子女的家長擔心養老,於是減少消費、存錢養老。同時,政府、企業和富人也保持高儲蓄率。因此,2018年至2022年中國的儲蓄率高達45%,因而加劇了產能過剩。

此外,中美貿易戰後,中國產品出口美國減少,也導致中國就業困難,尤其是青年失業率攀升,不利於內需市場。

他說,由於居民可支配收入只占GDP的43%,使得主流家庭連養一個孩子都有困難。他認為,中國必須將居民可支配所得占GDP的比例提高到60%至70%的正常水平,才能提升生育率、發展內需、改善與美國等國的關系。
不錯的新聞,我要點贊     已經有 3 人參與評論了, 我也來說幾句吧
注:
  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,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!
  • 猜您喜歡
    您可能也喜歡
    當前評論
    當前評論
    評論2 游客 [香.父.莽.亡] 2024-04-16 16:04
    加西的老板換的挺勤啊
    評論1 游客 [香.父.莽.亡] 2024-04-16 16:03
    加西去年還親中,今年就親美,跟神經病一樣,連美國之音的文章都轉載了
    發表評論
    您的評論 *:
    安全校驗碼 *:
  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
    The Captcha image
      (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)

    加國移民百科
  • 楓葉卡領取及更新
  • 加國入籍及公民申請
  • 加拿大父母探親簽證
  • 加國護照申請及更換
  • 加國居民申領美國簽證
  • 失業保險(EI)專欄
  • 信用卡
  • 加國結婚離婚專欄
  • 加國教育專欄
  • 加國醫療專欄
  • 加國交通專欄
  • 加國銀行專欄
  • 新移民買房系列
  • 加國新護照
  • 加國超級簽證
  • 回中國簽證
  • Terms & Conditions    Privacy Policy    Political ADs    Activities Agreement    Contact Us    Sitemap    

   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

    頁面生成: 0.0434 秒 and 7 DB Queries in 0.0023 秒